“华北克拉通破坏”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实施的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其宗旨在于,通过对华北克拉通破坏的研究,认识和揭示克拉通破坏对大陆形成演化和地球圈层相互作用的意义,为资源战略预测和地震灾害预防提供新思路和科学依据。
“十一五”期间,本研究计划总经费为1.5亿元,分五年分批进行项目资助。2007年年拟审批的项目经费占“研究计划”总经费额的30%左右(约4500万元)。项目研究规模可相当于重点项目,资助项目数和资助额度将依据申请情况和申请项目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而定。根据“以科学问题为先导”和“择优支持”的原则,对研究计划的经费只作预算控制,不严格切块。
一、科学目标
本“研究计划”总体科学目标是:从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高度集成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的分析技术、探测手段和利用高新技术为先导的观测、实验和理论研究成果,认识华北克拉通破坏的时空分布范围、过程与机理,克拉通破坏时地球内部不同圈层物质的性状、结构与相互作用,克拉通破坏的浅部效应及对矿产资源、能源、灾害的控制机理,提升人类对大陆形成与演化的认知水平。
二、核心科学问题
本研究计划的组织实施将遵循“有限目标、稳定支持,集成升华、跨越发展”的总体思路,围绕以下7个核心科学问题,循序渐进地开展。
1. 华北克拉通形成和破坏的时空分布特征
2. 华北克拉通破坏的深部热-构造-流体过程
3. 华北克拉通破坏的浅部效应
4. 华北克拉通破坏与矿产资源聚集的关系
5.华北克拉通破坏与现今大地震活动的关系
6.华北克拉通破坏的过程、机制与动力学
7.克拉通破坏在全球地质和大陆演化中的意义
三、2007年度拟重点资助的研究方向
2007年拟安排若干条贯穿华北克拉通的东西或南北向宽频带地震观测和人工源地震探测剖面,以及与之相关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内容,目的是查明华北克拉通的分布范围、形成演化,特别是东部克拉通破坏地区岩石圈性质与结构、岩浆作用的年代学格架和源区性质、盆地发育与构造演化历史等,同时启动少量需要前期开展的高温高压实验研究项目。具体研究方向包括:
1.华北克拉通现今岩石圈及上地幔结构、组成与状态;
2.克拉通破坏的深部过程与层圈相互作用;
3.克拉通破坏的浅部地质响应与地质记录;
4.克拉通破坏的能源与资源效应;
本研究计划优选的原则是:
1. 科学问题带动下的观测和实验研究;
2. 围绕本研究计划核心科学问题,并有创新思路的研究;
3. 带动科学问题深入的新方法研究
4. 基础较好、条件较为成熟,近期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研究;
5. 领域与学科交叉的研究。
四、申请注意事项
1. 项目受理期限为2007年3月31日,申请书中资助类别选择"重大研究计划",亚类说明选择"重点项目",附注说明选择"华北克拉通破坏","申请代码"栏由申请者自行选择并填写。申请书由地球科学部受理。由地球科学部、数理科学部和信息科学部组成学科联合工作组组织申请项目评审。鼓励提交英文申请书。
2. 申请人在填报申请书前应认真阅读《华北克拉通破坏》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申请指南。申请书应符合本研究计划的实施原则,并论述与项目指南最接近的科学问题,以及对解决核心科学问题和实现项目总体目标的贡献。项目申请书的目标和内容应瞄准本计划的核心科学问题,突出本研究计划的特点,强调创新点与前沿基础科学问题的研究。不符合项目指南的申请将不予受理。
3. 申请者可根据拟解决的具体科学问题,在认真总结国内外已有成果、明确新的突破点以及如何探索的基础上,自由确定项目名称、学科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相应的研究经费。
4. 项目评审采用通讯评议与会议评审的评审机制。项目遴选时,除考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规定的遴选项目准则外,还强调对加速“研究计划”总体进展和认识核心科学问题所起的作用。
5. 为促进项目负责人之间联系和学术思想及信息的交流,促进新的科学研究群体的形成及多学科集成,每年举行一次“研究计划”项目负责人会议。申请书的经费预算部分应涵盖参加年度项目负责人会议的经费。
6. 为实现“研究计划”总体科学目标和多学科集成的需要,项目申请人应承诺遵守数据和资料管理的相关规定。为避免重复投资,同时还参加其它项目的项目申请人应论述与“973”及国家其它部委相关项目的不同和联系。
有关信息可通过网上查询或与相关科学部联系。